【周末特辑】读国学经典 品智慧人生
| 招商动态 |2016-09-04
党中央、国务院倡导全民阅读,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,为了响应建设文化福山,展现福山年轻干部的文化底蕴,福山区公开选拔年轻干部群体发起了“读国学经典,品智慧人生”的主题征文活动,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。
王志琪 清洋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
思来想去,还是说《千字文》邂逅了我比较恰当。最初遇见《千字文》,还是人生懵懂,天真孩提,缘于跟随老师学习书法。且不说内容,就连字也很多是看不懂,只会跟从老师一笔一划、一字一句学习临摹,慢慢的也在收集书帖和学习理解的过程中,建立了一种感情,由心喜爱。
想来若不是当年梁武帝肖衍命殷铁石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,又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,恐怕至今1400多年的历史中未必会有如此对仗工整,条理清晰,文采斐然的沧海遗珠。且不说历代留存了多少珍贵的《千字文》书帖,单就文章本身,教授并影响了多少代的中华子孙。根据汪啸尹纂辑、孙谦益参注的《千字文释义》将《千字文》大致分为天地开辟、修身工夫、治理统治、描述并赞美恬淡生活四个部分,正如王世贞称此书为“绝妙文章”,《千字文》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,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,脉络清晰,语言洗练。
今人读古文,自是不一样的感受,但是不变的,是千年传承的中华文化精髓和共同的民族精神追求。或许没人真正理解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”的真谛,但是探寻天地自然的本身规律,修身做人的价值道理,治国统治的公心秉持确是不懈的追求。从古至今,一笔修炼即是一次感悟,恰恰玄妙也正在如此……
张明珠 东厅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
咸丰七年,曾国藩在给国荃的信中说:“左季高待弟极关切,弟即宜以真心相向,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。凡人以伪来,我以诚往,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。”
如今,80后成了职场的主力,90后也进入了职场,他们要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职场呢,是诚以待人还是权术当道、勾心斗角?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,广大青年要从自己做起,勤学、修德、明辨、笃实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,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,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。所以说,人间正道是沧桑,我们年轻一代,应该坚守正道,做笃实、有为的好青年,80后的机关干部,要做笃实、爱民的好干部!
宫晨 门楼镇政府镇长助理
国学经典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。在这里你可以学到儒家风范,道家精髓,可以赏阅千古美文……他流传了千百年,从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到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?”由“道,可道,非常道”至“天将降大任与斯也”,从《归去来兮辞》到《兰亭集序》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。 其中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,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。原文是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意思是:三个人同行,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。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,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。 这句话,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,虚心好学的精神。它包含了两个方面:一方面,择其善者而从之,见人之善就学,是虚心好学的精神;另一方面,其不善者而改之,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,反省自己,是自觉修养的精神。这样,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,都可以为师。 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“,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“的态度和精神,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。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,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,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,与人为善,待人宽而责己严。这不仅是修养、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,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。在工作中,每位领导和同事都是我们的老师,他们中有业务专家,有科技尖兵,有文字高手。正是不断地虚心向他们求教,我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以不断提高,工作才能基本胜任。我们基层干部还要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,才能更好的想群
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为群众办实事,办好事。
国学经典,博大精深,学习它,记住它。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,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,提升我们的品位,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,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,向成功迈进吧!
王延卫 高疃镇政府镇长助理
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出自《朱子治家格言》,“伦常乖舛,立见消亡;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。“德”就是一个人的德行修养,“位”就是一个人所在的地位,包括社会、团体、家庭等等因素。意思就是一个人德行的修养,要顺应匹配自然规律,符合所在的位置和层次,不能盲目越位。如果越位,就会招至灾祸。清华大学的校训—“厚德载物”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厚,深厚的意思;“物”就是我们所有的财富、智慧、社会地位。厚德才能承载万物。
作为党和政府的干部,尤其是年轻干部,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给我们点明了很多东西。盲目的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身外之物,会让自己变得浮躁,危险就会来临。为人民服务,不单单的是一句口号需要弯下身、沉下心,真真正正的走进百姓的田间地头。为百姓服务,更需要优良的品德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,更多的是靠真心、靠真情,感动群众,工作开展起来才能得民心顺民意。
胡键 回里镇政府镇长助理
《人间词话》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,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,美学思想,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。他提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:一是为伊消得人憔悴,衣带渐宽终不悔;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;三是梦里寻她千百度,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细细品味,感受颇深,让我看到了人生理想的阔大和高远。
这三种境界,道出了经营学问、成大事业者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与收获的全过程。他告诉我们,凡是有志于工作事业者,必须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清贫,必须下苦功夫,必须持之以恒、坚持不懈,如此方能有所收获。
群众工作无小事。因此,在基层工作,无论做什么事,不要总是急于求成,不要总想着最终的成果。只有经过“望尽天涯路”和“消得人憔悴”之后,才自然会有“灯火阑珊处”的等候,这样我们就会在乡镇这个大熔炉中经受真正历练、不断成长成才,收获群众认可,抒写无悔青春。
刘新超 张格庄镇政府镇长助理
金秋时节,硕果累累。开学季再次来临,莘莘学子步入大学之堂,探大学之道。《大学》开篇第一句是: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於至善。”大学就是使人明白道理,树立德性,热爱生命,热爱人民,成为一个善良的人、高尚的人,大学的任务第一位是立德树人,第二位才是培养技术能力。
《大学》所推崇的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人生境界,理应成为我们大学的理想和情怀。大学并非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,大学之所以为“大”,不仅因为她是知识的殿堂,她还是传承文明的载体、时代精神的象征、社会风尚的灯塔、人类的精神家园。结合时代的要求,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将“大学之道”化作三个目标的实现。首先要习得知识、提升自我,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,充满激情地去探索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,充分享受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。其次要创新思维、激发活力,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、影响环境,努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。最后要健全人格、自信自立,把品行和修养作为立身之本,做人类美德的守护者和践行者,为自身成长营造愉悦的人际关系和氛围,成就愉快而又充实、自信而又从容的人生,努力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,胸怀祖国、心系天下的栋梁之才。
孙鹏超 区信访局局长助理
本句出自《弟子规》,意思是开口说话,诚信为先,答应他人的事情,一定要遵守承诺,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,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,更不能使用。
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更是做人的原则,孔子也说过言必信,行必果,就是告诫大家要讲信用,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。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,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立业之本,更是国家政府的立国之本。
信访局工作的这段时间,亲身感受到了不讲信用对社会稳定的巨大伤害。比如农民工讨薪类问题,农民工兄弟背井离乡,辛勤的付出没有得到及时的回报,多次讨薪无果后,他们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。工作虽累,但农民工兄弟的信任鞭策着我们竭尽全力做好协调调度工作,尽量不让他们失望。我认为,信访工作需讲诚信,信访干部更要讲诚信。我们的慢作为或不作为极易引起民愤,导致大规模集体越级上访。答应群众的事情要尽力协调,无论结果怎样,我们要用真心换取群众的理解,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本着“事要解决”、“人要信服”、“气要顺畅”、“依法”、“依规”、“依理”的原则,高效为民服务。
张筱 区信访局局长助理
此段原文节选于《弟子规》信篇。《弟子规》根据宋朝朱熹的《童蒙须知》改编,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。《弟子规》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国学经典中的儿童启蒙,而我却认为,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,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,对于我们成年人在生活、工作、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此段原文意为:没有看到真实情况,不要轻易发言;知道的东西没有确定之前,不要轻易去传播。对于不妥当的事,不要随便就答应,如果你轻易许诺,做与不做都是错的。这段文意在劝导人们要“慎言”、 “守诺”。在我看来,这两种中华美德对于我们年轻干部来说,尤为重要。无论身处哪个岗位,一言一行,在群众眼中都是代表着政府行为、行政机关作为。对于群众的任何所需所求都一定要弄清真相,在真正了解后才可以发表意见,千万不能凭主观臆断下结论。对于解决群众问题,一定要依法依规依据量力而行,不能轻易许诺,不能因应诺办不了的事而失去群众对我们的信任。
《弟子规》用简明通俗的语言,教导大家如何修养品德、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节。我期望,今后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,自己都能够认真对待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,都注重细节,把小事做细、做透,把它
做好、做到位,那就会做出 “细中见精”、“小中见大”的不平凡。
李超 区招商局局长助理
路温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司法官。他小时候非常热爱学习,但是家里十分贫穷,没钱去读书,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。有一天,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,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,灵机一动,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,晒好压平之后,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,编连起来。然后他向人家借书,抄写在这些蒲草上,做成一册一册的书。从此,他每次去放羊,身边都带着这种书,一边放羊一边读书,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。后来,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,因为他精通汉书、熟悉法律,以后做了狱吏,最后官至临淮太守,成为著名的法律专家。
成功没有快车道,所有的成功都来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奔跑。古往今来,许许多多的伟人志士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,勤学不辍,终于学有所成。荀子在《劝学》中说道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”。一个人想要追求成功,想要有所作为,就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,努力坚持、辛勤付出。不抛弃,不放弃,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于中泽 区招商局局长助理
“季布无二诺,侯嬴重一言” 是唐初政治家魏征所写的《述怀》之中的一句,主要是赞美重诺守信的行为。季布是西汉初期的人,他说过的话、答应的事,一定算数,决不失信,可谓一诺千金,当时流传谚语:“得黄金百,不如得季布一诺”。侯赢是战国时期的人物,为了向信陵君践行自己的诺言而舍去生命。 他们二人都是重信守诺的代表人物,信用是一种无形的力量,也是无形的财富。
在实际工作当中,作为区公选的一员,一名一线招商引资的人员,信用在细节中体现,也更为重要。同客户约好的时间,宁可提前绝不迟到,这便是遵守信用。同项目企业确定好明确的推进计划和时间点,依照奋力而行,这也是遵守信用。为项目企业解决各类难题,不管是项目手续还是后期招聘人员,持续服务稳步推进,这也是遵守信用。信用的力量,表现为一种强有力的充分尊重,更体现在竞争项目当中的软实力。广而言之,重信守诺是立身根本,不管是为企业办事还是为百姓办事,都注重信用,言必出、行必果,谨言慎行、磨砺自身。
孙鹏斐 区心连心办公室主任助理
以前,苏东坡到王安石那里拜会,恰好他不在家,苏东坡就呆在他书房里等候,看到书桌上有一首他未完成的诗:“西风昨夜过园林,吹落黄花满地金。”苏东坡不由暗笑当朝宰相连常识都不懂,菊花开在秋季,最能耐久,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。于是,他在诗句下面写到:“秋花不比春花落,说与诗人仔细吟。”
王安石回来看到后,并没有说什么,次日上朝时,暗地里请皇上把苏东坡贬到黄州。苏东坡被贬后心里很不服,知道是王安石因诗而报复他,但自己也没办法。他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,转眼到了九九重阳,便邀好友到后园赏菊。由于秋风刮了多日,到园里一看,只见菊花纷纷落瓣,满地铺金,他顿时目瞪口呆,询问友人之后,才知菊花通常不落瓣,但黄州的比较特殊,是落瓣的。又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,苏东坡醒悟到自己见识不广,只看一面而不知总体,从此不敢轻易笑人。
过了几年,王安石又把苏东坡调回京城。苏东坡曾专门为续诗一事,找王安石虔诚地道歉认错。
我们从这个典故里能学到,不见高山,不显平地;不见大海,不知溪流。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。判断一件事或一个人,务必要先详细观察。在不了解事情真相之前,千万不能轻信谣言,随便下结论。
刘津宇 区心连心办公室主任助理
古人圣贤留下很多的经典作品,伴随我们从小成长。党中央、国务院近年也倡导全民阅读,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。
《大学》可谓是国学经典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,短小易懂,被称作“初学入德之门”。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,是《大学》开篇的第一句话,是整部《大学》的“三纲领”。意思是大人之学的法门,在于彰显光明正大的品性,在于不断向新向好,在于以美善目标为终身追求。
我认为这句话是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与正面教育。依靠道德的引导把人性之善开发出来、鼓励出来、彰显出来、践行出来,让德善的力量在每一次观念抉择时都占上风。让人学会审视自我、能不断地通过追求光明、彰明德善,成为更好的自己。《大学》是关乎终身的大人之学,君子修行永远没有成人定格的完成时,大道之行也永远没有停歇时。《大学》的意义在于用正能量来激发人性向好的本能,无谓官职,只论品性的“大人”,作为年轻干部,我们要有美好的理想设定,完美的人格追求,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我、不断提升境界,积极主动地做好社会正面价值的引导,让我们真正成为品格上的君子,事业上的才俊,心理上的成人,国家的真正栋梁。
亓建亮 区考核办主任助理
百年国学,沧海桑田;沉浮升降,几盛几衰。国学之知识,不可不知;国学之魅力,不可不悟;国学之精髓,不可不察。学国学,可明得失、鉴是非、知兴替、辨善恶,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。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总书记也要求广大机关干部学国学,讲国学。我初次接触国学是在初中,对国学有深入研究是在大学,因为我大学学的就是中文。
接触过许多经典的国学箴言,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: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此句典出《礼记·中庸》,讲的是关于为学,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。越过这一阶段,为学就是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。“审问”为第二阶段,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,要对所学加以怀疑。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、分析,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,是为“慎思”。“明辩”为第四阶段。学是越辩越明的,不辩,则所谓“博学”就会鱼龙混杂,真伪难辨,良莠不分。“笃行”是为学的最后阶段,就是既然学有所得,就要努力践履所学,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。“笃”有忠贞不渝,踏踏实实,一心一意,坚持不懈之意。只有有明确的目标、坚定的意志的人,才能真正做到“笃行”。作为年轻干部,我们不仅要博学,还要学会思考,学会辨别,更要做到知行合一。
徐震 区重点办主任助理
“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;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;事无终始,无务多业;务言而缓行,虽辩必不听;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,无务为文而务为察;故彼智无察,在身而情,反其路者也;思利寻焉,忘名忽焉,可以为士于天下者,未尝有也。”
以上摘自《墨子·修身》,意思是士人最有学问,但德行是根本;根基不牢固,就不要期望枝繁叶茂;办事有始无终,就不要追求多种事业;只说不做,总是能言善辩,也没人听;言语不求多,但求所得机智,不求文采华丽,但求说得明确;没有智慧又不能明察,自己又懒惰,那就事与愿违了;那种只是想着牟利,不顾名誉,这样可以为天下贤士的,是从来没有的。
年轻干部工作要脚踏实地,少说多做,在实践中发现规律;要注重品德培养,有德有才是正品,有才无德是危险品;要注重能力积累,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,有始有终,量变引起质变,扎好根基才能枝繁叶茂。
责任编辑:刘新超 张明珠 亓建亮 孙鹏超